近年來,在國家的大力推動和支持下,我國智慧農業發展迅速,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雖然我國智慧農業發展迅速,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智慧農業仍缺乏基礎研究和技術積累,整體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。具體來說,制約我國智慧農業發展的短板技術有:
一是農業專用傳感器落后;
二是動植物模型和智能決策的準確率較低,很多時候是時序控制而不是按需決策控制;
三是缺乏智能化、精準化的作業設備,作業質量差。體現在智慧農業的應用推廣上,全國各省市都開展了智慧農業應用試點建設,但大多處于“盆景”狀態,缺乏智慧農業大規模應用的“景觀”。
《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(2018-2022年)》指出,要大力發展數字農業,實施
智慧農業工程和“互聯網+”現代農業行動,鼓勵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,加強農業遙感和物聯網應用,提升農業精準化水平,打造對接智慧農業資源最有效平臺,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凝聚力量。